克而瑞乐苇公司近日发布了《2017-2018年中国旅游地产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2017年我国旅游地产有十大关键词。记者还了解到,《报告》还预测了2018年我国旅游地产发展趋势。
◆中国旅游地产价值洼地或迎春天
在《报告》发布会上,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商业和旅游地产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蔡云表示,2017年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十九大为旅游地产开发举旗定向;文旅运营思维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思维,旅游业被推升至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消费升级推动旅游地产的开发朝场景化、体验化、移动化、个性化转型。伴随着转型,势必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注重品牌建设、形成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特色和商业模式就显得至关重要。
据记者了解,2017年,我国旅游投资额超过1.5万亿元。有专家分析称,其中70%的项目为“旅游+地产项目”。纯粹依靠旅游业务回收投资的旅游项目只有不到30%。
易居企业集团执行总裁、克而瑞首席执行官张燕表示,2017年目的地型度假综合体项目数量较去年明显上升,其中过半数的新增项目集中在海南区域,新增项目45个,占全年新增目的地型度假综合体的67%。
克而瑞乐苇创始人胡晓莺表示,受到宏观环境的利好影响,也随着新中产的崛起,中国旅游市场上的价值洼地或将迎来春天,同时运营和全产业链化变得日益重要。在投资上,投资商将会加速平台运营探索,营销更加场景生活化,网红效应现象频发。
◆2017年我国旅游地产“十大关键词”
①特色小镇
“特色小镇”继2016年之后蝉联年度热词。截止目前,住建部已批准了403个特色小镇,省级批准了979个特色小镇,体育总局批了96个特色小镇,涉及特色小镇建设的房企有500家……数目众多的特色小镇,面临着和旅游综合体同样的问题,用什么样的产业和内容填充,才能规避空心化和房地产化?
▲ 图为田园东方公司位于江苏无锡阳山镇的田园综合体内的民宿,由老村屋改建而成,很受游客欢迎。 经济日报记者 乔金亮摄
②田园综合体
2017年,关于租售同权、集体土地流转、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四类不推荐等政策的不断出台,为市场及开发企业限制了发展尺度的同时,也提供着新方向与新思路:租售同权倡导土地共享经营、特色小镇房地产化规范受限、允许农村集体土地上市交易,都引导着规模可观的乡镇地产匹配产业形成复合投资,促成乡镇产业升级、统筹开发后,最终落脚为“田园综合体”。
③偏乡经济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将发展乡村经济和城乡一体化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勾勒着全新的消费空间。
④共享生态
在共享经济为社会发展注入新动能的背景下,共享经济对旅游地产行业的重构效应在2017年越发凸显,除了利用高效的资源共享模式实现社会资源与旅游资源的良好匹配,旅游的边界正在消失,旅游产品逐渐克服了“孤岛效应”,形成系统的共享生态。共享生态系统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为深刻影响旅游服务的供给方式和旅游产品的升级方向。
⑤分时分权
作为共享度假的实践方式之一,对未来时段住宿权一次性预付的分时度假、分享住宿权+所有权的分权度假、以及享受独立产权+投资回报+住宿权的产权式酒店,逐渐被国人所接受,共享度假模式的度假村、酒店在国内陆续登场。
▲ 云南省大理市古城南门外一家民宿客栈内景。 经济日报记者 祝君壁摄
⑥租售并举
2017年,国土部、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这不仅是楼市调控以来的真正大招,也是给置业者的一针强心剂。鼓励“租售并举”,是真正带动房地产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发展。
⑦体育旅游
随着市场对于旅游休闲和健身、康养、体育运动的需求的日益增加,体育产业与旅游地产的结合也成为近年来重要的一支。2017年全国体育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上提出,国内体育旅游市场有望步入黄金发展期,到2020年,中国体育旅游总人数将达到10亿人次,占旅游总人数的15%,体育旅游总消费规模突破1万亿元。
▲ 游客在海南省五指山市红峡谷旅游景区漂流。 新华社记者赵颖全摄
⑧网红经济
2017年,旅游地产领域网红经济火爆的背后,同样是消费升级的内需驱动。信息爆发的时代,消费者寻求个性化、碎片化体验的需求渠道已经变得非常扁平,网红利用自带流量形成圈层传播共振,短、平、快地实现了网红经济变现。
聚焦旅游地产领域,“网红”的定义不再局限为“人”的单一个体,提供旅游场景体验的网络达人、具备吸睛特质的旅游目的地、伴随新奇、未知的内容提供方,成为不同层面的“网红”,为大众消费需求的升级,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与感受。
⑨软品牌孕育
中国酒店业正面临着困境:庞大的投资成本,不成正比的收益,遥遥无期的回报和国际品牌的溢价局限,酒店品牌进驻中国市场开始另辟蹊径,“接地气”,逐渐成为酒店业主最关注的问题。“软品牌”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并在近几年呈现爆发式增长。
软品牌酒店来势汹汹,不仅有助于提供多样化的产品,有利于提前占领市场份额,实现规模化扩张,当然,消费者能从其中体会不同的个性化体验方是正道。
⑩政策严令
离不开政策的地产行业,在2017年,旅游地产项目的开发、建设受到政策的影响,较之往年,更加深远。年报中详细例举了从国家、地方、企业三个层面关于政策的剖析。
无论是资本支持下的新项目,还是转型发展的传统企业,“接客上门”到“内容为王”都是趋势所向,基于生活需求开启场景革命的内容创造,将成为旅游地产开发企业的新增长点;另一方面,反“过度开发”,坚持落实品质,同样有利于增强行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2018年旅游地产发展趋势预测
十九大顶层设计,强化产业发展大空间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更是“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不管是“两会”还是十九大,我们都可以看到国家对于经济发展的整体思路、定位有了非常大的改变。而且是改革开放40年以来从没发生过这样节点性的改变。
首先,不再盲目追求增长,淡化经济增速,强调高质量的发展,重视就业和民生。
其次,新时代中国经济政策的顶层设计日渐清晰,旅游成为决定中国整个供给侧改革结构化转型的关键领域。精准扶贫、污染防治每一条都是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十九大”报告中,14次提到“美好生活”。并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重大科学论断为新时代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举旗定向,由此开启中国旅游“品质时代”——
首先,供给侧改革深化,高质量供给成为重点。质量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使供给体系更好适应需求结构变化。
其次,全域旅游深化发展,质量提升是关键。2015-2017年,全域旅游规划和示范创建基本完成第一轮。全域旅游示范区全面开花,总共完成500个,覆盖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平均每省有12个。未来全域旅游仍将作为中长期国家战略和国策,发展重点将集中在产品和业态的创新升级,深化全域旅游发展。
第三,特色小镇建设逐步规范化。大量特色小镇密集上马集中建设,20个省份计划数量已超过1500个,先进省份已完成计划小镇数量。然而建设过程中出现了概念不满、定位不准、盲目发展等问题,质量规范化迫在眉睫。四部委在《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严控房地产化、实行创建达标制度等措施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建设。浙江已先行利用退出机制提升特色小镇质量,为各地做出探索示范。
第四,国家公园建设推动生态休闲空间向更深更广扩展。国家公园建设从2013年提出到2015年试点启动,再到2017年正式颁布国家公园体制方案,国家公园已成为世界各国保护生态资源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为最美自然提供最严保护,推动生态休闲空间向更深更广扩展。
第五,乡村旅游业态升级,农业综合开发造就产业新动能。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4年关注三农问题,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科技农业和现代化农业,引导农业综合开发来造就产业新动能,涌现出田园综合体、共享农庄等农旅融合新业态。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土地制度改革、农业农村现代化等方面为乡村旅游业态升级提供了政策保障,2018年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将继续成为农业综合改革的热点。
第六,田园综合体将成为热潮,乡村旅游将呈现品牌化趋势。田园综合体试点是农业综合开发的一种新尝试,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益探索,激发农业综合开发新动能,2018年田园综合体仍将是发展热点。2017年田园东方从1.0版本到2.0版本,从无锡走向全国;袁家村IP产品输出到赤山湖、运城等地……农业成了旅游供给端,农村成了旅游目的地,农旅融合新业态在全国层面加速连锁化,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
▲ 每天(除了周一)下午2点、晚上8点,袁家村大剧院都会上演室内关中民俗情景体验剧《再现袁家村》,进一步丰富游客夜生活。 中国经济网记者魏金金/摄
国家文旅部新立,打开产业发展大格局
根据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国家旅游局和文化部合并,成立文化和旅游部。文化是内容,旅游是场景,两者结合就是文旅运营。这表明,文旅融合观念和文旅运营思维已经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思维。在解读国家文旅部成立意义时,国务院高层在解读时亦有“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这样的表述。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和旅游的结合,有利于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使文化产业在文化资源基础上,有了旅游的优良载体,实现资源和载体的结合、内容与形式的结合、体验与休闲的结合、软实力与硬实力的结合,以“文”化产业、以“文”化经济、以“文”化生活,让我国五千年的辉煌文化转变成新的动能,去推动新的产业升级与消费升级,同时加强对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目前国内的文旅项目概算总投资规模已达数万亿之巨,参与其中的企业包括恒大、万达、华侨城、中青旅等巨无霸,也包括华强方特、长隆、华谊兄弟、海昌等拥有自主IP的玩家,同时还有散布全国各地的文旅特色小镇。这些动则单体投资几百亿的文旅项目,均是以文化为内容形式,承接旅游场景。国家文旅部成立后,各种大型文旅项目将有归口业务指导单位,改变现有文化与旅游政策割裂的局面,未来各种扶持文旅融合业态的利好政策必将纷至沓来,文旅产业迎来了大发展的春天。
( 来源:中经文化产业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如何关注?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